現在位置>>首頁>>徵信新聞

徵信新聞


只要你幫一把可少一個暴力家庭 ed

金門日報 2008/06/01 記者楊水詠/金湖報導



家暴問題知多少?現任於現代婦女基金會駐台灣台北地方法院家暴事件服務處社工督導黃心怡應邀開講「家庭暴力的認識與防治」課程;黃心怡(見圖,楊水詠攝)強調學校絕對是兒少保護工作的重要一環,而且是發覺個案的最前線,只要您幫一把,就可以少一個暴力家庭,可以免除孩子受虐、更可以避免因暴力的代間循環而造成下一個暴力家庭。



黃心怡係現代婦女基金會駐台灣台北地方法院家暴事件服務處社工督導,台北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她的主要經歷現代婦女基金會台北地院家暴服務處社工督導、現代婦女基金會士林地院家暴服務處社工專員、馬偕醫院社會服務室社工員;其專長是家庭暴力法律流程、受暴婦女輔導、家庭福利資源連結、醫療社會工作處遇模式。



黃心怡問學員第一道問題:你怎麼看家庭暴力?她說,一般人有一個迷思認為只有低收入戶、特定的種族、宗教、教育程度低的人,才會發生家庭暴力;但事實上,家庭暴力存在於各種經濟、教育、種族、宗教背景的家庭中。



另外一個迷思認為結婚可以改善一個施虐者的暴力行為,但事實暴力行為往往在婚後更是變本加厲。還有一個迷思,就是夫妻吵架「床頭吵,床尾和」,大事自然會化小,小事也會變成沒事,何必插手。



黃心怡指出,但家庭暴力往往是循環式的發生,不但不會自動終止更會越演越烈,需要專業人員的介入,和長期的努力才能改善。



黃心怡說你怎麼看受虐婦女?常見的是受虐婦女不是自己犯錯在先就是有被虐待狂,而且教育程度必然很低;事實上,許多受虐婦女長期扮演著委屈求全的好妻子、好母親的角色,而施虐者仍然我行我素。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受虐婦女的教育程度從小學到博士都有。其迷思是受虐婦女似乎很神經質,要不就是精神失常,但事實不然,由於遭受暴力的長期壓迫,使得受虐婦女不得不採取一些看似不太尋常的生存方式,究其原因其實是長期的焦慮、恐懼、緊張造成極度的無助、敏感、依賴等心理症狀,進而產生社會適應不良的行為反應。



如何看受虐兒童?黃心怡說,傳統觀念認為不打不成器,怎麼打都是為孩子好;真的是這樣嗎?事實是父母親以教養子女為名,而對子女形成虐待時,已不是為子女好,而往往是因父母不知如何處理其本身的情緒壓力。她說,受虐兒童青少年必然有錯在先,才會被虐;但施虐父母的非理性行為與子女的行為無關。



你又怎麼看施虐者?黃心怡說,施虐者沒有能力改變或控制自己的暴力行為,只要施虐者願意接受心理諮商或治療,學習新的行為來解決問題是相當可能而且有效的。其次,施虐者對所有的人,都是暴力相向的,但許多施虐者只在家中施暴,在其他的社交場合卻可能是非常溫文有禮,言行都有分寸的人。



家暴在責任通報流程上,緊急狀況救援「110」;疑似狀況通報窗口:通報及諮詢專線「113」婦幼保護專線;金門縣家暴中心(TEL)237-3000(FAX)2373333;通報時應提供之資料:被害人姓名、地址和出生年月日;被害人(兒童)家長、監護人或親屬的姓名、住址、聯絡電話;您所得知的疑似受虐情形;可能涉嫌施虐的人、如果您已經通報過,但是又發現新的傷口或被虐的情形,請您再度通報。



黃心怡說再次提醒說,廿四小時保護專線「113」,強調學校絕對是兒少保護工作的重要一環,而且是發覺個案的最前線,只要您幫一把,就可以少一個暴力家庭,可以免除孩子受虐、更可以避免因暴力的代間循環而造成下一個暴力家庭。







上一篇】 【返回相關新聞】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