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信新聞│
每小時1青少年蹺家 最小9歲
中時電子報 2007/09/04 記者:朱立群/台北報導
青少年離家出走日益嚴重。警政署統計,全台去年有近萬名青少年離家出走,平均每天二十六人蹺家、每一小時一名青少年決定遠離家園。兒福團體分析指出,「青少年離家」佔去年所有失蹤原因的八成,創歷年新高。此一現象令人憂心,「家庭」不再是青少年心中溫暖的堡壘。
警政署資料顯示,去年離家的兒童少年有九千四百餘人,年紀最小僅九歲。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昨天發布《台灣兒少離家現況報告》,分析去年兒少人口失蹤原因,「青少年離家」佔八成,遠超過誘拐、走失等,比民國八十一年高四倍。
去年近萬名蹺家兒 創新高
兒盟依九十至九十六年協尋失蹤人口紀錄完成《台灣兒少離家現況報告》,青少年離家人口中,國中生佔一半。兒盟指出,青少年追求獨立自主,父母若還把他們當「小孩子」管教,常會引起親子摩擦,助長孩子離家出走的念頭。
報告也指出,青少年離家三大原因是「跟家人衝突」、「家裡管太嚴」,以及「不喜歡待在家」。可見家庭氣氛不良、親子互動不佳,往往助長青少年離家出走的念頭。
但也有離家的孩子迷途知返,自願回家。兒盟進一步統計,九十至九十六年協尋四一二位失蹤人口,發現近五成離家青少年會「自行回家」,比例高於警方尋獲的二成,與家庭成員尋獲的二成比例。
七成五孩子想回家 卻又怕
但也有高達七成五的離家孩子表示,想回家,卻不敢回家。兒盟秘書長王育敏表示,多數離家的孩子思念父母,但怕回家後被罵而不敢回家;離家越久,越覺得沒有理由回家,最後成了長期或永久失蹤人口。
這份報告也指出,包括自願回家者在內,七成的離家者會被尋獲,但被找回的孩子中,六成選擇再度離家出走。王育敏分析表示,家庭衝突不斷、父母管得更嚴,都是逼使青少年二度、三度…離家出走的原因。
王育敏強調,「迷途知返」並不代表離家孩子的問題已經解決,父母應調整溝通方式,將心比心,從孩子的立場出發體諒孩子,才能留住青少年的心。